一、項目背景
在我公司《天漢水城旅游區漢山片區開發策劃》的基礎上,在策劃主題:“敬天法祖·祈福漢山”的定位下,對策劃安排的主要節點進行景觀概念性設計,以期指導下一階段的開發建設。
二、設計思路
根據總體策劃提出的:山頂敬天,山下休閑的開發格局,我們提出“強調漢山文化景觀的主題標志性、豐富游客的多維觀光與游覽體驗、營造的田園牧歌的休閑方式”的設計理念,重點通過孔明燈廣場、漢字廣場、漢字文化登山步道、望舒樓、天漢祭壇、青樹民俗古鎮等節點的設計共同構建起特色鮮明、文化醇厚的漢山景觀體系。
三、節點景觀概念性設計
1、漢山主入口節點——孔明燈廣場
孔明燈,是古時人們與天溝通的媒介,通過釋放孔明燈,將自己美好的愿望放飛,祈望能夠得到上天的祝福,作為漢山主入口,呼應漢山祈福主題。
此節點,作為南湖、漢山兩景區的綜合入口,漢山一側,在廣場上通過孔明燈造型的景觀,呼應漢山“敬天祈?!钡奈幕黝},夜間,一盞盞孔明燈根據地形錯落祈福,成為天漢水城片區最具特色的文化主題景觀。
通過孔明燈作為景觀標志物構建山水廣場主題景觀,橙黃色的孔明燈白天與白色入口建筑相互映襯,夜間滿天繁星之下,一簇簇孔明燈“飄”在半空中,呈現出獨特的漢山文化意境。
2、漢山次入口——趙家灣漢字廣場節點
漢字廣場位于趙家灣位置,與縣城南大街延長線相對,是整個漢山旅游區與縣城發展相融合的部分,也是漢山的次入口。以“漢字”文化為廣場的文化主題,結合活字印刷工藝特點和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廣場景觀設計將漢字的文化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成為最具文化表現力的景觀。
漢字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約100m、東西寬約50m,面積約5000㎡,靠近漢山一側的南部,為一座漢代建筑造型的大門,廣場兩側石碑上用不同字體表現南鄭歷史,最外側為商業休閑與景區配套設施,其后部位停車場。
3、漢字文化登山步道節點
漢字文化登山步道是至漢字廣場連接漢山山頂的步行登山線路,步道沿線以漢字主題進行布置,沿途設施節點,介紹展示漢簡與漢字文化。
4、望舒樓節點
望舒樓位于搖峰嶺(海拔1275m)之上,是大漢山主峰北側的次高峰,與漢中城區互相可見。取漢代建筑造型,結合現代建筑材質,不僅是一座別致的城市地標性景觀,也是漢中地方的文化標志,樓外觀造型具有漢代木結構樓的造型特點。反映歷史上漢中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
5、天漢祭壇節點
天漢祭壇位于大漢山山頂位置,按照傳統祭祀儀軌,祭臺整體坐北朝南,最北側為祭壇主體,附屬建筑相對遠離主體,祭壇高高在上,有超凡出世與天接近之感。軸線的最南端是祈福殿,為進入祭祀區域的標志性建筑。穿過祈福殿后,經4組階梯(寓意春夏秋冬)后到祭壇。天漢祭壇造型為類似圜丘壇,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底層直徑36米,皆設漢白玉欄板,各層欄板望柱及臺階數目均用陽數,三層欄板的數量分別是上屋欄板72塊,中層108塊,下層180塊,合360周天度數。壇面原來使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圜丘壇有外方內圓兩重矮墻,象征著天圓地方。最中心位置放置青銅大鼎,為祭祀器皿。
6、青樹民俗古鎮節點
青樹古鎮是以現狀老街為基礎,集民俗休閑、文化展示、餐飲住宿于一體的時尚古鎮。由酒吧街、民俗客棧群、手工藝作坊、精品店、餐飲店等業態構成,成為一條可以住下來慢慢品味的休閑綜合體和散客集散地。
漢山景區景觀概念性設計于2013年底完成,該項目現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天漢水城旅游區漢山片區·開發策劃》,IST圖景《陜西漢中大漢山旅游綜合開發策劃及節點概念性設計》
版權所有 北京望天樹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0 - 2013 備案號: 京ICP備18030669號-1
客服熱線:010-80440988 電子郵箱:office@iskytr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