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3月1日,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正式建立,標志著人類最初的自然保護思想運動的勝利。自此,國家公園運動在全球盛行,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開始建立自己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運動已經從美國一個國家發展到世界上225個國家和地區。到1997年,世界上共有類似國家公園的保護區30350個,總面積為1323萬km2,占地球面積的8.83%。
199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國家公園定義為:為致力于生物多樣性和有關自然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及維持,并透過法律和其它有效手段,進行管理陸域或海域。它們被指定用來(a)為當代人和后代子孫而保護一個或多個生態系統完整性;(b)排除與保護目標相抵觸的開發或占有行為;(c)提供在當地環境和文化方面相容的、精神的、科學的、教育的和游憩的各種機會。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保護的正是這樣一個具有一定面積、含特殊價值的動植物成份且未受人為干擾或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由具備科研及游憩價值的民族文化等因子組成的特殊景觀。其主要管理目標是保護生態系統和提供游憩機會。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了國家公園的選定標準:
?、倜娣e不小于10km2,具有一國代表性的特殊生態和特殊地形,且未經人類開采、集聚的地區;
?、跒殚L期保護自然景觀、原生動植物和特殊生態系統而設立的地區;
?、塾蓢也扇〈胧?,限制發展工商業區和集聚區,并禁止伐木、采礦等行為,有效保護生態和景觀的地區;
?、茉谝欢ǖ姆秶鷥仍试S游客的進入,維護目前的自然狀態作為現代和后世進行科研、教育和游憩的地區。
聯合國對國家公園也確定了相應的統計標準:
?、俦Wo標準:有管理章程、人員和資金;
?、诿娣e標準:受保護地帶面積不能少于10km2(扣除管理用建筑和旅游區);
?、坶_發標準:一切存在資源開發的地帶都不予統計,包括:開礦、伐木、水壩、工業活動等。
考慮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資源的珍稀性,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規劃區域需要突破原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區域,把原保護區內及周邊的國有、集體權屬林地和部分社區集體權屬土地納入國家公園管理范圍,擴大保護地面積,從而減少生態保護的威脅因子。
由于各國國情的差異性,不同地區的國家公園在保護地域、所有制、公園功能設置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就保護對象而言,由于各國的資源特色差異,國家公園也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臺灣以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而美國的國家公園則已經系統化發展,形成了由國家公園、國家古跡地、國家保護區、國家游憩區、國家小徑等20個類型組成的國家公園體系。
就功能分區(zoning)而言,各國國家公園分區沒有統一模式。 加拿大國家公園內部分區系統分為5個區:特別保護區、曠野區、自然環境區、戶外娛樂區和公園服務區;臺灣的國家公園以“游憩區”和“一般管制區”來行使生態緩沖帶的策略,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跡保存區、游憩區、一般管制區五大塊區域;美國將國家公園分為4大類區域:自然紀念地、自然庇難所、特殊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區(緩沖區)、邊緣區。
就國家公園的資金來源來看,大多數國家公園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國家公園都是政府主管的公益事業,并由政府負責資金支持,國家公園是低門票或是免費的。但由于國情不同,中國的國家公園沒有得到國家的強有力的財力支持,在近期也不是完全的公益事業。因而中國的國家公園除了肩負保護重要資源的任務外,還需考慮為保護籌措資金,并為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區的進步作出貢獻。
中國所有的保護地內都有社區居住,這與北美等發達國家的國家公園不盡相同。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建立社區參與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是中國國家公園建設面臨的挑戰,也是與發達國家的國家公園不同的一個亮點。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以自然生態和生態文化相融合的原生境資源為保護對象,既要有保護功能區域,也要建立生態恢復區域和生態控制區域;既要有自然生態保護與利用區域,也要有生態文化保護與利用區域。
相關推薦:云南國家公園有哪些,是怎樣發展起來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規劃建設條件分析;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規劃戰略分析;西雙版納旅游項目開發背景分析;熱帶雨林森林旅游項目開發模式;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曼旦景區詳細規劃;曼旦景區曼嶺片區建筑與景觀設計
版權所有 北京望天樹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0 - 2013 備案號: 京ICP備18030669號-1
客服熱線:010-80440988 電子郵箱:office@iskytr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