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
紅飄帶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紅飄帶的構思源于紅軍長征先遣隊從永新出發,他們的萬里長征足跡像一支鮮艷奪目的紅飄帶飛舞在中國的版圖上,給中國、給后世留下永遠的印記。
2
36
紅飄帶景觀位于高速公路連接線縣城入口,依托道路兩側護坡,以剪影畫的形式營造城市主形象區環境景觀氛圍。以“飄帶”為總體造型,一側整體體現永新作為“黨指揮槍”發源地的歷史地位,在飄帶造型中鏤空包含了“41位將軍”、“龍源口大捷”、“三灣改編”、“賀子珍”等幾乎全部永新紅色題材,另一側則為本土民俗文化題材。
3
36
紅飄帶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4
36
橫跨道路的廢棄水渠,被我們設想用來表達“紅軍長征先遣隊”出發場景。水渠位置較高,天空為背景,可以烘托出長征隊伍出發時的特殊意境,光線變化的明暗關系,給予了我們以剪影藝術形式表現的啟發。
5
36
通過剪影的抽象化藝術表現形式,呈現出紅軍先遣部隊從永新踏上長征之路的歷史場景。 簡潔的手法卻營造出恢弘的氣勢,傳遞出紅軍隊伍不畏險難、踏破山河的英雄氣概。
6
36
紅軍長征出發剪影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實景
7
36
軍民魚水情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8
36
軍民魚水情節點雕塑制作過程
9
36
軍民魚水情節點實景
10
36
十送紅軍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11
36
十送紅軍節點雕塑制作過程
12
36
十送紅軍節點實景
13
36
紅軍長征出發壁畫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14
36
永新紅色文化主題壁畫
15
36
紅軍長征出發壁畫節點實景
16
36
“三灣改編”游客中心節點現狀
17
36
“三灣改編”游客中心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18
36
“三灣改編”游客中心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19
36
“三灣改編”游客中心節點實景
20
36
挑糧上井岡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
21
36
以群組寫實雕塑的藝術形式,表現紅色革命時期永新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大后方,提供糧食大力支持紅色革命的動人場景。 依山勢而立的空間,浩浩蕩蕩的挑糧隊伍向井岡山方向行進,情景化再現了當年挑糧上井岡的動人場景。
22
36
挑糧上井岡節點作為綜合性節點配套的還有小型廣場、停車場、廁所和管理用房等設施。
23
36
挑糧上井岡節點實景
24
36
“紅色記憶”序言節點景觀設計方案效果表現。用簡約直觀的設計語言表達“紅色記憶”開篇序言,“豐碑+書卷”構成了這段記憶被書寫記錄的直觀印象。 紅色五角星佇立于花崗巖石材碑體之上,通過對比彰顯主題。 搭配休閑廊架空間與造型飄逸的紅色主題路燈,使得整體氛圍與城市空間相得益彰。
25
36
“紅色記憶”序言節點景觀設計方案夜景效果表現
26
36
建設中的“紅色記憶”序言節點
27
36
三灣改編紀念館節點景觀改造方案效果表現
28
36
現狀三灣改編紀念館入口廣場采用大面積石材鋪裝,與環境銜接生硬,缺乏文化意向。 為突出“三灣之光永放光芒”的精神內涵,我們在三灣改編紀念館正前方設計了一組題為“星星之火”的長明馬燈主題景觀。
29
36
三灣楓樹坪節點現狀實景?,F有鐵制護欄及相關設施是20多年前建設的,與改造后的三灣改編紀念館廣場景觀環境不符。 當地政府委托我們對護欄進行改造設計,而往往最簡單的要求卻是最難的題目。
30
36
三灣楓樹坪節點景觀改造方案一效果表現。我們從楓樹坪的概念出發,將護欄演變成為座椅,方案一以五角星為護欄造型,方案二則由楓葉演變而成。
31
36
三灣楓樹坪節點景觀改造方案二效果表現。
32
36
圖為三灣鄉政府旁廢棄的公房,從旅游發展的角度考慮,當地政府委托我們對此進行改造設計,要求成為紅色文化主題餐廳。
33
36
三灣支部大食堂節點景觀改造方案效果表現
34
36
我們以“支部食堂”為主題,重塑紅色革命時期黨支部在三灣生活的情境空間,并適度演化符合現代旅游者的審美和使用。
35
36
三灣支部大食堂節點改造庭院區域效果表現
36
36
三灣支部大食堂節點改造庭院區域效果表現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精品